致力于打造四川白茶产业带

愿景:兴一方产业,树一个品牌,致富一方百姓

咨询服务热线:0827-7523888
您的位置:首页公司动态六点有趣的白茶冷知识,讲述你所不知道的白茶

六点有趣的白茶冷知识,讲述你所不知道的白茶

2024-06-21

喝茶,本身是件雅事。认真的品味好茶,少不了要身闲心闲。
在茶桌上和两三位老友茶聚时,聊一聊有关茶的冷知识,更能助兴。
比如,红茶的英文名叫做black tea,而六大茶类里的黑茶,翻译名是dark tea。
又比如,早十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清香型铁观音看着颜色绿绿的,但实际上它是闽南乌龙茶。

那么,围绕白茶又有哪些可以聊的冷知识呢?下面的正文里,一次性罗列了六条内容,可不要错过了。

1、白毫银针的芽头是什么结构?
这个问题抛出去,能难倒一大片人。
实际上答案很简单,白毫银针的芽头是笋状般的结构。
将外层的芽头剥开,里面还有一层,一层又一层的剥下去,品质好的高山白毫银针,因为芽头特别粗壮的缘故,甚至能剥出5-7层。并且从中的每一层里,都厚实的覆盖着不少的白毫茸毛。
喝茶时,将盖碗内的白毫银针浸泡,叶底因吸饱水分而舒展恢复弹性,可以通过这个简单的法子,测一测芽头的粗壮紧实程度。
通常白毫层次多,芽头肥壮,能直观的佐证白毫银针的好品质哟。
要是遇到芽头太瘦的情况,根本剥出不了多少层,质量并不高。

2、什么是白毫银针的一旗一枪?
茶叶里,关于旗和枪的说法,由来已久。
宋代的苏东坡,在文章里写过,“旗枪争战,建溪春色占先魁。”
那么,白毫银针里提到的一旗一枪又是什么?
简单来说, 这是对白毫银针标准长相的概括。枪,指的是芽头;旗,指芽头旁的小叶壳,小鱼叶。(呈现为壳状,并非植物形态上的真叶)
白毫银针的原料,采至春茶季茁壮的一批嫩芽,没有叶片。
但一旁的小叶壳,像是忠实护卫般,紧紧相护在左右。
小叶壳的存在,一旗一枪的鲜明外观特点,是好的白毫银针的防伪标志。
如果没有旗,只有光秃秃的一根芽,并且芽头还偏瘦时,那么很难让人不得不怀疑,这是被剥叶得来的假冒“银针”。

3、白茶的头采,是什么概念?
头采,就是头一批、头一茬的意思。
一整年里,白茶只有一回“头采”的机会。
春茶季早开始采茶时,头采的白茶自然是白毫银针。
等采过了银针后,再继续采下来的白牡丹、春寿眉,就不能再冠名头采了。
是以,白茶里只有头采的白毫银针,而没有头采白牡丹、头采春寿眉的说法,这是冒用了概念。
一年等一回的“头采”,在白茶领域内颇为珍贵。
同一片茶园里,每年只有大约1-2天的时候,能采摘到头采的白毫银针。
而后再继续采摘的,只能算普通的银针,而并非是头采。
因这部分茶树发育出来的芽头早,有大有小,并不匀齐的缘故,所以又将其称为“头采米针”。
头采米针的珍贵处,在于它是茶树厚积薄发,休**息了足足一个冬天后,迎来的能量大爆发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作为茶树的“头胎”,头采米针内部蕴藏的充沛能量,自然尤为显眼!
4、市面上常见的白茶,为什么很少用真空包装?
因为在真空包装过后,茶叶**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,这对白茶的后期陈化不利。
当白茶内部的风味物质无法接触到外部的氧分子时,新白茶的转化也就难以谈起,新茶的香气滋味就此停步不前,后期不论再存放多少年也难存成风味甘醇的老白茶。
长期存茶,为了兼顾存茶的密封防潮以及白茶的后期转化需要,建议用三层包装法。
用瓦楞纸箱,达标准的塑料袋和铝袋,分层逐次密封。
先用铝袋包装白茶后,挤出袋子内多余的空气,用绳子将袋口绑紧。然后放入隔层的塑料袋内,重复上述的操作,绑紧袋口,以防跑气。将密封后的内袋放进五层瓦楞纸厚度的纸箱内,并用胶布将四周围的缝隙严实的密封。
三层包装严实密封下,既利于长期存茶的防潮防跑气,又不至于**阻断白茶与氧分子的接触,更有利白茶的储存和陈化。
长期存白茶,适用三层包装密封,而非真空包装,个中道理,正在于此。

5、收藏白茶时,为什么老茶客会提团队陈化?
团队陈化,指将同款白茶尽可能数量多的,放在一起保存,这样对白茶的长期储存更有利。
因为茶叶的香气具有聚集性,大包装内存出来的白茶,香气自然会更馥郁。而将少量的白茶放在一起保存,哪怕同样是存了三年、五年,但茶香的馥郁程度明显不一样,会偏弱不少。
所以,考虑到白茶的长期储存和转化的需要,提倡在存茶时,将同款茶合并同类项。
不过要留意的是,这里指的“同款”,前提条件有很多。
只有是相同年份,相同种类,相同工艺,相同形态……的前提下,才适宜放在一处,大箱密封存茶。
如果是将不同款的白茶放在一起,因为茶香的特点不同,反而会起到负面的存茶效果。
比如,将A茶和B茶放在一起存,结果并非是1+1>2,而是互相干扰,彼此串味,一点没好处。
所以团队陈化虽好,但要认准同款,才适宜将白茶放在一处密封长期储存。

6、寿眉的茶梗,有没有作用?
当然有。
白茶寿眉在采茶时是连芽带叶带梗,一齐采下来,所以在成品茶内常能看到较明显的茶梗。
茶梗的存在虽然其貌不扬,但因为其内部富含可溶性糖、丰沛胶质的影响,能为茶汤增添醇厚质感。
带梗的寿眉,茶汤滋味会更醇厚、顺滑、绵柔。
另外,得益于茶梗+大叶片的基本组合,将寿眉在压成茶饼后,相比白毫银针和白牡丹,有更高的概率陈化出枣香。
在茶饼压制的过程中,寿眉梗叶内部析出的可溶性糖能物质,能发挥天然的“胶水”作用,粘合周围的叶片,帮助茶饼的塑形。
相比起来,将带茶梗的寿眉压成饼,加工难度会比白毫银针轻松。
因白毫银针的芽头粗壮,白毫厚实,没有茶梗,压出一块好的白毫银针饼,更考验制茶师的功力。
寿眉茶梗的作用,还体现在撬茶饼的环节。
撬茶冲泡前,面对一块完整的寿眉茶饼无所适从时,不妨多留意它的侧面。
茶饼的侧面里有茶梗分布的附近,意味着存在**的缝隙,适合当做撬饼的入手点。
万事开头难,选好了开始,后面撬茶饼时,更能事半功倍。
可见,白茶寿眉的茶梗,好处其实不少。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

- 相关推荐 -